3/30/2011

走出陰影

我已經很幸運, 成長中未曾受到任何家庭暴力, 所以第一篇報導只是覺得童年創傷禍不要延下一代但第二篇報導.......真是好像有條刺般不知我又需要找那個童年創傷輔導服務

家暴受害人:如癌細胞遺傳 憂童年創傷禍延下一代 (明報)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05:05 

【明報專訊】常說父母對子女的愛最無微不至,自小與弟妺飽受父母拳打腳踢,甚至被趕出家門的阿Ling(化名)卻絲毫未感受過,對於童年創傷,她形容像癌細胞,不知何時復發,更擔心會代代相傳。如今已為人母的她,最害怕終有一天女兒會問她﹕「媽媽,你可不可以義無反顧地愛我?」,她說﹕「因為我見到我父母也不能如此,我見不到我可以!」

兒時滿身傷痕上學
眼前的阿Ling,是個笑臉迎人的可人兒,很難想像她是在暴力家庭環境下成長,「家中都是打打罵罵,如頑皮便要脫光衣在門口企,兒時不覺是什麼回事,周身藤條痕也如常上學,不覺得醜!」雖說每日被打已習以為常,但說到傷痛仍是深刻,「試過被媽媽捉住小手,用高跟鞋不停鑿,鑿到瘀……」

中三那年,她跟同學逃學,母親找上校門,在校務處拳打腳踢,打至她蹲在地上不得動彈,但校方沒有制止,只冷冷地向母親說﹕「你打女返屋企打,再在這裏打我便報警。」

此後阿Ling便離家出走,記不起何年結婚,婚後約一年便離婚,每天努力工作卻感乏力疲憊,經朋友介紹下往明愛接受社工輔導,她第一句說的是﹕「我想做個正常人。」說罷赫然發現自己原來一直活在童年創傷的陰影下,難以逃脫。

總覺離自己愈遠愈幸福
當年婚後誕下的女兒,她託人帶到東涌 照顧,過去10多年也沒有同住,直至最近才住在同一屋簷下。「以前我不知何解,總覺得她離我愈遠,便會有幸福。」因她擔心,發生在她身上的厄運,會在女兒身上重演,「好擔心她會像我小時候一樣,家族那種不好的基因,會連在一起!」看到女兒發脾氣時,她會想到自己的脾氣,再想到自己的母親。

阿Ling希望童年創傷經歷可以畫上句號,「但心靈上卻害怕,那個不好的細胞何時會發作呢?就像癌細胞一樣,醫好了,但不知何時復發,當然,我希望自己證實到,這是可以變好的!」

為阿Ling輔導的社工何艷芬說,阿Ling與很多童年受害者一樣,創傷經歷會令他們處理生活上的人和事總是困難重重、力不從心,令童年創傷的故事軌迹,不自覺及不受控地影響著下一代,要解決,首要學懂面對,放下包袱,重新上路。

明報記者 陳佩儀


阿Ling小時候飽受父母虐打,漸漸形成童年創傷陰影,兩年多前主動尋找明愛童年創傷輔導服務,現時仍定期與社工見面。圖為她與社工傾談的情况,但她藏身鏡頭外不願出鏡。(陳佩儀攝)

活在童年陰影 情緒易失控 (明報)2011年3月30日 星期三 05:05 


【明報專訊】在童年創傷陰影下成長的人,往往會發展出一種不容易相信別人的自我保護性格,情緒容易出現極端反應,個性較悲觀,不少更會在成長過程中想過尋死,有多年輔導相關個案經驗的社工指出,這與他們童年時未有真正經驗到來自摯親的愛,有莫大關係。

不懂表達愛
明愛曉暉計劃童年創傷輔導服務社工何艷芬說,不少在童年時飽受嚴重虐打、責罵、目睹家庭暴力的個案,情緒均較不穩定,他們未感受過無條件的愛,亦不懂得如何去表達愛。對別人一句普通的說話,如子女「駁嘴」說「你都唔好,你係衰人!」也會有很大的反應,由好好先生變成暴躁如雷,或會激動出手掌摑,有些個案甚至有抑鬱、狂躁的徵狀,須尋求精神科治療。

創傷需長時間治癒
而創傷治療的過程,便是讓受害者將多年來綑綁著自己的陰影,解脫開來,重新肯定自己的價值,學懂管理自己的情緒。何艷芬坦言,因創傷是長年累月累積而成,輔導成效也會有起跌,「要時間的,數十年的東西,不可能這麼快可處理」。

明愛童年創傷輔導服務2008年中開展至今,已處理過170多宗個案,求助者由18至50多歲也有,女性為主佔八成,逾六成是20至40歲,約三成人屬已婚或離婚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