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報章說在本港七百萬人口當中,截至去年底共有八萬七千名富翁

較零五年增長一成二,平均每一千名成年人口當中,便有十四人。雖然人數在區內僅排名第六,但每人平均資產卻達到四千一百多萬港元,高居亞太地區之冠

但
現在的貧富懸殊是前所未有的, 雖然我們的經濟很發達, 富裕的地方生活的人民很富足, 不過在貧困地區生活的人便可能比十年前更貧困, 而農民賣出農作物時的$$比十年前已經跌價5-7成, 為什麼
因為不斷給人壓價
可能會問, 與我們有什麼關係
先問大家一個問題, 你們有沒有想過日常著的衣服, 或者(如果有)渴的咖啡, 大家也知道它的原材料分別是棉花 & 咖啡豆
而且更有連鎖咖啡店還以每日一間的速度在世界各地開分店, 但大家又知不知道一杯約HK$27的咖啡 / 1件約HK$100的T恤內, 有多少人參與
他們可以分享多少利潤, 而種植原材料的農民又可以獲得多少
試想想, 大家工作的目的是什麼
吃飯了, 如果我們將來做足一日廿小時, 但因為不斷給人壓價, 結果我們的薪金也不足夠我們/我們的家人吃飯時會怎樣
在06年聯合國的統計中, 全球最富有的約有1成口, 但竟然擁有全球約8成5的財富
而有5成人口, 合共只是分享全球百分之一的財富
大家也會記得當每次當有世貿部長級會議舉行, 便會有農民示威, 為什麼
富裕國家每日巨額地補貼他們國家的農民, 向世界傾銷
而貧困國家因為沒有補貼, 所以農產品便不夠富裕國家便宜, 這樣以本傷人叫買賣, 好似廣東話叫'頂爛市'
亦有發展中國家的工人, 因為沒有任何勞工保障, 斷手斷腳已是常事, 有時連性命陪上
工作是找食, 連性命也沒有, 公平嗎
但我們消費者又可以怎做
下次大家帶到江西一個叫婺
(音
:務
)源的地方看看有機綠荼


以及與你們介紹一樣在香港的新的東西 - 是叫
公平貿易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