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/06/2010

靠山吃山, 靠水吃水?!

新聞故事—— 港攀山王善舉助脫貧 窮苦雪巴人樂做登山嚮導 2010-05-06 頭條日報

「因為山,人間愛得以伸展。」是首位經尼泊爾登上珠峰,並在頂峰插上特區區旗的香港人曾志成的自白。因為山,曾志成亦深切體會到中國人所謂的「靠山吃山,靠海食海」的現實苦況,令他矢志要幫助在各大高峰下的無名英雄,特別是為不少登山愛好者取得榮譽的尼泊爾登山嚮導,另外曾亦透過攀山活動,幫助非洲的貧苦學童,真正擁有自己的學校。

「試過爬到上去七千九百米的高山,看到旁邊另一支攀山隊的當地嚮導,只穿一條牛仔褲!真是恐怖!」

「有甚麼不妥嗎?難道山頂不能穿牛仔褲不成!」記者天真地問道。

山頂冷風如刀割
曾翻一翻白眼,很有耐性解釋,「第一牛仔褲不防水,第二它又不防風,第三……你知道在近八千米的山頂上是怎麼的情況,溫度可以低至零下八十度,根本分不出是風還是雪,是雪還是水,還有山頂的陣風閒閒地高達二百多三百公里,用風如刀割去形容實不為過。」

被指製造恐怖場景的嚮導,不止是一個人,而是一個族群——「雪巴人」,他們散居在尼泊爾、中國、印度和不丹等國邊境喜瑪拉雅山脈兩側,主要工作就是「靠山吃山」做嚮導,「他們才是攻山成功的關鍵,是無名英雄」。

長期在高山氣候生活的雪巴人(TheSherpas),居住的金鐘村(ThevillageofKhumjung)位處海拔三千八百四十米,高原氣候不適宜耕作,又沒有太多商業機會,但由於是最近珠峰大本營前的一條村,提供嚮導和後勤服務已成為村內主要的經濟活動。

嚮導無餘錢買衫
雪巴人會把賺的錢全交回家中,支持一家大小的食、住,根本無多餘錢去改善衣服。「加德滿都有個二手市場,好多登山隊爬完山,都會把裝備變賣。雪巴嚮導都會去執平,但佢好慳,今年來見佢穿嗰件衫嗰條褲,幾年後返來又係套,唯一唔同係多好多補丁。部份補唔到又無錢換,唯有穿牛仔褲囉。」

曾志成感激雪巴人對攀山人士的貢獻,亦深感他們裝備上的缺乏,安全意識的薄弱,遂興起了募捐設備的念頭。

「每年有好多人更換攀山裝備,而家無人有系統咁回收,如果收集到就可以分俾佢循環再用啦,重環保。」曾的構思亦得到回應,「有個攀山團友的朋友原來開廠既,咁啱做爬山衫,每年有好多貨辦,佢問我要唔要,梗係好啦。」又有一個朋友自薦為曾增加行李載重量,助他把裝備以相宜價錢託運。有了支援,曾躊躇滿志打算聯絡全港攀山用品專門店,設立回收箱,再轉送給雪巴嚮導。

事實上早在○六年,曾已兩度與肯尼亞外展訓練學校合作,擴建和粉飾位於當地乞力馬扎羅山腳的村校。「以前校舍是用泥巴和木板做的,我們籌了少少錢,蓋了第一所磚頭課室。」曾坦言之所以興起把社會服務的元素加入攀山活動,是緣於想推廣自己舉辦的活動。

非洲建校推廣慈善
「○五年帶團爬一個山,七成人因體能問題上不了山頂,大家都非常失望,很多人從此亦無再見過面。我當時想如果加多一種元素,就算爬唔到上去,都可以做另一樣。」

今年九月,曾志成會向全球第八高頂峰進發,之後再會向征服全球十四個高度超過八千米頂峰的目標進發,正如他自己的自白:「透過爬上所有八千米高度的山峰,證明憑堅強意志、決心和自信,足可克服所有困難。同時亦可籌募經費給真正有需要的機構群體。」 本報記者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